那天法編的媽媽哭著跟我說…
「50歲過後的我,像時不時壞掉的電腦。」媽媽說著。有時眼前畫面模糊,腦袋經常渾渾噩噩,容易累、一直睡不飽,體力與健康大不如前,記性急遽變差,不論是熟客或是紅極一時的影歌星名字,都像是突然被人從記憶體內連根拔除般,怎麼也想不起來,甚至清楚的感覺到自己變笨了。#腦霧
掌握7大妙招改善更年期症狀
更年期是女性必經的人生階段,但是有許多人聽到更年期都會避而不談,對更年期的認識非常片段。臨床資料顯示,婦女約在45到52歲這段時期,由於女性荷爾蒙分泌逐漸減少,可能會產生熱潮紅、盜汗、陰道乾澀、骨骼痠痛、失眠及心情低落等情形稱之為更年期。
根據國民健康署105年更年期諮詢專線的統計,民眾來電主要的諮詢問題主要為身體不適如熱潮紅、盜汗或心悸等,其次為性功能障礙(例如陰道乾澀及性交疼痛),再來則是失眠。
妳一定要認識更年期症狀
常見的更年期症狀困擾為健忘或注意力不集中、疲倦、皮膚乾燥或皺紋增加、失眠、沮喪或情緒起伏。除了上述更年期症狀,下列幾個因更年期造成的健康問題,更需要注意:
骨質疏鬆:
人體骨骼的骨質自出生後會隨著年紀而增加,大約在20至30歲會達到最高峰,之後骨質會逐漸減少,女性停經後因為荷爾蒙變化,骨質流失的速度也會加快。根據本署2013-2016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,對50歲以上民眾透過雙能量X光吸收儀(Dual energy X-ray Absorptiometry, DXA)測量其骨質密度,結果發現有12%的女性有骨質疏鬆症,男性則為6.2%,且隨著年齡增加而增加,並在65歲開始驟增,女性有骨鬆的百分比至少高出男性一倍以上。
骨質疏鬆症在早期並無明顯症狀,隨著時間卻會無聲無息的逐漸侵蝕骨骼,通常發生骨折後,才知道有骨質疏鬆症。由於骨質疏鬆症亦是導致骨折重要因素,而骨折後引發嚴重的疼痛、無法行動和可能長期殘疾,都將影響健康生活品質。
心血管疾病:
女性心臟病死亡率、糖尿病、腦血管疾病及高血壓性疾病死亡率在停經年齡後,以每5歲近乎一倍的速度上升,顯示三高疾病、心臟病及腦血管疾病對更年期後女性的威脅。
我同理,更希望可以跟她一起改善現狀!
現在換我來呵護她。彈指間,三十多年轉眼流逝,女性荷爾蒙存量,由卵子按月提領一空,「好朋友」也顯得意興闌珊,甚至不再大駕光臨。身為孩子的我們除了直接關心詢問外,也可以從媽媽的情緒變化以及外在表現判斷她是否已進入更年期。在情緒上的變化最常見的有情緒不穩定、容易發脾氣、容易緊張與失眠等,而身體上的變化則有容易潮紅燥熱、皮膚失去彈性,開始出現明顯皺紋與色斑、短時間內發胖、容易疲勞...等。
其實面對更年期,婦女朋友也無須如臨大敵,因為更年期症狀嚴重度及持續時間因人而異,大部分屬於輕微且持續時間較短,而有些女性甚至不會出現。
更年期的女性可以透過規律的生活習慣及正確的飲食,來緩解更年期到來的不適感。
1. 運動 : 利用有氧運動來提高心肺功能,增加多巴胺的分泌,舒緩壓力,保持身心健康愉悅
2. 補充水分:補充因熱潮紅流失的水分,加強身體循環,舒緩不適
3. 多曬太陽:幫助補充陽光維生素(維生素D),幫助預防骨質疏鬆與改善心情、釋放壓力
4. 健康飲食: 飲食均衡,掌握三少(少調味品、低油脂、少加工食品)、二多(多蔬果、多高纖)原則,每日鈉的攝取量應少於2.4公克(相當於6公克的食鹽)。多攝取骨骼健康所需的鈣質、維生素D及蛋白質等,如乳品類、高鈣豆製品、深綠色蔬菜等。更別忘了,身體也需要透過適當日曬來活化維生素D幫助鈣質吸收。
5. 保健食品輔助改善:
6. 參與社交、休閒活動,迎接人生另一趟旅程
7. 定期接受健康檢查、癌症篩檢,尋求醫療健康照護
更年期是人生正常的一段歷程,應積極面對。勿認為「更年期」的到來,就是青春、活力的消失,並且要學習減壓的技巧,保持愉快的心情,紓解生活的緊張壓力,以自信、樂觀的態度迎接更年期的來臨,告訴自己「年齡」的增長是用智慧與經驗所累積起來的,以減輕對更年期的害怕。
Chrome: https://www.google.com/chrome/browser/desktop/index.html